Search

在談 #戴遐齡 的連署風波之前,我想先談談 #曾雅妮。

這幾天在雅妮的臉書上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談 #戴遐齡 的連署風波之前,我想先談談 #曾雅妮。

這幾天在雅妮的臉書上看到,她希望能在2024年站上奧運舞台。

說實話,看到這句話時,我的內心是很感動的。不只是感動,而且充滿了誠摯的祝福。作為一個職業選手,歷經大風大浪,願意試著重新站起來,光這點就值得respect。

我看到網路上有人說雅妮當年交友不慎因此球技一落千丈,甚至因為上夜店睡過頭誤賽等等。我跟雅妮不算真的認識,那些風波背後的實情無從而知。但無論怎樣,作為一個職業選手,原本就得對自己的生活跟紀律負責,這點我想外人也無從置喙。

倒是有一點,我希望有機會能跟雅妮說,就是:我希望雅妮重新找回單純快樂打球的感覺跟笑容,不要再背著當年那種台灣之光的壓力。

我這樣說,是因為當年因為工作的緣故,我跟著雅妮跑了幾場LPGA比賽,從南加州到北加州。那時候正是她盤據世界球后的輝煌時刻。作為一個駐外秘書,我的任務就是緊盯著巡迴賽每天的狀況,然後在第四輪的第十八洞確定奪冠時,第一時間遞上總統或駐美代表的賀電。

我還記得有次在比賽時,南加州的僑胞組了加油團幫雅妮加油。有一洞雅妮打歪了,一位僑胞在我旁邊說:「怎麼會這樣?連我都可以打上果嶺了!」

僑胞當然只是著急沒有惡意,但身為球后的雅妮,當時可以想像背負著多大的壓力。一次兩次巡迴賽的失常,她越來越患得患失,終於,雅妮交出了長達109週的世界球后寶座。之後的她,起起伏伏迄今。

雅妮是一個非常有親和力的選手,但也許就是這樣,她總是想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。也許是簽名,也許是合照,又也許是媒體採訪等。

但高爾夫球是一項需要高度專注力的運動,稍微一點點分心,推桿就會差了0.1公分,Bogey跟Birdie常常只是一線之隔。

我記得有幾次在工作時,我都會刻意不要干擾雅妮以及她的經紀人。因為我知道,總統的賀電對她來說只是錦上添花,她必須在比賽時維持最高程度的專注。

在歷經選手生涯的起伏之後,前兩天看到雅妮在臉書寫下希望能站上奧運舞台。我很感動。

雅妮發文時,潘政琮還沒拿下銅牌。但我想潘政琮的奪牌,應該會讓雅妮有更大的決心。

只是,我真的希望她能找回當年打球的快樂。她是站過世界之巔的選手,技術不是問題。她需要的是,從第一洞到第十八洞,都能展開臉上的笑容。

只有選手才能跟自己的心靈對話,跟自己的身體對話。頂尖選手,必然是孤獨的。

作為球迷及粉絲,我想很多人都希望雅妮跟小戴能再次帶給國人榮耀。這個盼望跟想念,可以理解。

但我們也都知道,只有選手自己才能聽到自己的聲音。

而我們外人,只需要靜靜祝福,也許就已足夠。

Yani Tseng

戴資穎/ Tai Tzu Ying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時代力量國際中心主任 台南一中 台大政治系 清大中國研究碩士 英國牛津大學外交官培訓專班 前台灣職業外交官 曾派駐洛杉磯與帛琉 著有【我在外交部工作】
View all posts